文|花小梨和
编辑|黄毅来了
一部耗时11年才完成的电影,居然因为遭遇百万网友举报,至今迟迟不能上映?还有一部影片,竟因题材敏感,先后三位导演接连离奇去世?
这就是《731》,一部注定要被铭记的史诗巨制,经历重重阻碍,终于在7月31日宣布定档!
“侵华期间,日本公然践踏国际公法,实施细菌战和化学战。”
展开剩余88%这段历史,在课本中寥寥几笔,却藏着中华民族难以言说的惨痛记忆。
据不完全统计,日军731部队在东北进行的活体解剖、细菌感染、毒气试验、冷冻解冻等恶魔实验,造成至少3000人丧命。
这些骇人听闻的实验数据,后来竟被用于细菌战教材的编写。
在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中,编号17的实验报告写着:
1940年12月,年仅16岁的中国少年王春生被强制实施冻伤实验,体温在2小时17分钟内从36.5℃直降至0℃。
这份惨无人道的实验记录成为日军罪行的关键铁证,而相关数据竟被1951年刊登在《京都医学杂志》上的一篇冻伤研究文章中使用。
对比发现,该论文中的组织坏死曲线与731部队档案的3号、17号实验数据吻合度高达92%。
然而,即使如此,日本至今仍拒绝承认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这些滔天罪行。
主谋石井四郎更是在美国的庇护下不仅逃脱了战争罪责,反而成了美军细菌战研究的专家。
时光流逝,历史被逐渐遗忘,甚至国内出现“中日双方岁月静好”的错觉。
在国内,竟然有“中日友好学校”“中日友好医院”以及充满日本风情的街区。
动漫、游戏、餐饮、零售、服装等领域,日本元素无处不在。
赵林山想起曾采访石井四郎家属时他们说的一句话:“被打的人都已经忘了,打人的还要记得吗?”
这话让赵林山满腔愤慨,却也无力反驳。
和平年代,很多人无法体会那段历史的痛楚。
正因如此,赵林山导演冒着生命危险,顶替三位先前导演接力,用整整11年,打造出这部史诗巨作《731》。
这样题材敏感且意义深远的电影,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派演员撑场。
因此,除了赵林山导演外,还邀请了姜武、王志文、李乃文等演技派老戏骨加盟。
这些演员在演艺生涯中塑造过众多经典角色,令观众倍感期待与支持。
然而,赵林山原以为电影拍摄流程会一帆风顺,结果远远没那么简单。
《731》的上映路,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顺畅,反而因各种阻碍一再延期。
这部片最初定于2024年7月31日上映,但直到今年才官宣播出。
据《731》官方账号透露,2024年5月8日影片已获得“龙标”并通过内容审核,还发布了第一版预告。
由于电影高度还原历史真相,不免出现刺激画面。
于是,网友中爆发举报狂潮,称影片血腥暴力,甚至煽动民族情绪。
更有家长担忧电影不适合孩子观看,会影响身心健康,纷纷加入举报行列。
网传举报人数竟达数百万,尽管无权威来源,但足以说明很多人并不希望电影公映,频频制造阻碍。
这不仅仅因为影片真实触目,更可能是害怕日本侵华黑历史被翻出来曝光。
幕后推手甚至让涉及同题材的编剧神秘失踪,更令前三任导演接连遭遇不测:
一人在片场猝发心脏病去世,一人遭遇车祸丧命,还有一人被判定为“自杀”。
赵林山接手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命压力。
所幸,他坚持下来,赢得了网友们一致支持。
大家都清楚,能被如此多人抵制的电影,背后一定隐藏着让人害怕的真相!
网友“小鱼黄昏”评论:“这样真实又有意义的电影必须上大银幕,只有铭记历史,才能让我们反思,勿忘来时路。”
也有人说,带女儿去“731纪念馆”,孩子虽害怕,却认为历史即使可怕,也必须传承。
《731》能获得广泛支持,正因为其包含了太多真挚情感。
至今,日本右翼势力依旧否认731部队罪行,不少政客还参拜供奉731战犯的神社。
更有荒谬言论称“所有实验数据都是学术成果”。
但电影中展现的罪证陈列馆档案、美国解密的石井报告书、幸存劳工指甲缝残留冻土颗粒,正无声反驳这一切荒谬说法。
我们迫切需要透过还原真相,让世界看到,如今表面谦逊的日本人,骨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。
这不是在挑起民族仇恨,而是正视历史真相的必要。
今年适逢日本投降80周年,赵林山导演希望用电影,让更多人铭记民族苦难,牢记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教训。
当银幕上冻伤的肢体在实验台抽搐,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骨灰,演员还原“马路大”活体解剖前的绝望目光……
这些被史料封存的细节,如今借影像穿越时空,控诉日本人惨无人道的罪行。
《731》的深远意义,不在于渲染仇恨,而在于唤醒民众记忆,推动现实改变。
正如导演所说:“我们拍这部电影,就是让下一代知道,有一群人用最残酷的方式折磨我们的同胞,而我们的责任,就是永远防止此类惨剧重演。”
这份基于历史真相的反思与行动,正是这部电影超越娱乐属性的根本价值。
发布于:山东省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