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改写
辽宁舰,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,早已为世人所熟知,但少有人知,正是各界人士的齐心协力,才最终促成了这艘航母的漂洋过海来到中国。特别是徐增平,他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人物。他在将瓦格良号带回中国后,公司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几年之后,美国才恍若大梦初醒,意识到这场交易背后的玄机:巧妙的“瞒天过海”之策。
1990年代初,苏联解体后,乌克兰陷入经济困境,无法继续支撑这艘尚未完成的“海上巨兽”。而中国,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机会,准备出手。但公开购买一艘航母,显然不合时宜,可能会引发国际上的关注与怀疑。因此,徐增平首先设计了一场精彩的“掩护战术”,他巧妙地用“赌场”的名号来掩盖真实目的。
展开剩余86%澳门,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特殊地方,成为了这盘棋的起点。徐增平在这里创办了“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”,并对外宣称,这艘航母将改造成一座豪华的“浮动赌场”,甲板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娱乐场,舱室将变成五星级的酒店。这个计划听起来既诱人又合理,毕竟中国曾经购买的“基辅号”和“明斯克号”,早已被改造成了海滨公园的展示品,供游客参观。
一开始,乌克兰方面对这个计划充满了疑虑,但徐增平以独特的手段打消了对方的顾虑——茅台酒的浓烈香气与他的豪言壮语让所有人渐渐放下警惕。传闻他曾亲自前往黑海与乌方谈判,举行了一场持续48小时的酒局,两箱贵州茅台酒一扫而空。在这样的气氛下,乌克兰方面最终在2000万美元的合同上签字,甚至还把那份重逾30吨的设计图纸一并交给了徐增平。
然而,正当他松一口气时,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情报机构已经警觉到这一切。美国大使馆的官员很快便出现在乌克兰政府大楼,向乌方施加外交压力,指责中国将航母用作军事目的。乌克兰政府突然变卦,宣布进行公开拍卖。
拍卖的条件十分苛刻:需要提供5000万美元的资产证明、承诺三年的改造期,且整个过程将接受国际监督。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事实——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,意图通过高门槛来限制竞标者的参与。徐增平此时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,然而他凭借多年来在香港商界积累的人脉资源,竭尽全力应对。
72小时内,徐增平凭借“创律公司”在澳门的赌场牌照、度假区规划和国际保险保函等文件,奇迹般地集齐了27份必要的材料。当其他国家的代表还在翻阅投标文件时,徐增平已毫不犹豫地举牌:2000万美元!这一举动,标志着“创律公司”成功地从乌克兰手中拿下了这艘航母。
然而,航母的归国之路远比购买过程更加艰辛。1999年7月,“瓦良格号”开始了漫长的归国之旅。当它驶近博斯普鲁斯海峡时,土耳其政府突然宣布对其进行拦截,理由是船体过大,威胁航道安全。实际上,土耳其的真正意图是在谈判桌上施加压力,以迫使中国支付高额的费用。
土耳其提出了包括10亿美元风险保证金、20项苛刻条款、每天2.5万美元的停泊费等条件,显然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勒索。创律公司的账户在巨额费用的压迫下迅速见底,徐增平为此抵押了香港的所有房产,甚至预支了澳门赌场未来的收益,也无法填补每月超过50万美元的资金缺口。
最为绝望的时候,徐增平在伊斯坦布尔的港口办公室对着卫星电话怒吼:“我们买的是民用设施,凭什么扣船?”然而,回应他的只有冷冰冰的外交辞令。整整16个月,创律公司在土耳其的重重刁难下苦苦挣扎,负债累累,岌岌可危。
幸运的是,这一切的转机终于在中国政府的外交博弈下出现。中国承诺每年向土耳其输送200万游客,并成功争取到希腊的支持,为那10亿美元的保证金提供担保。经过多方谈判,土耳其最终被迫松开了限制,允许“瓦良格”继续航行。
然而,命运依旧没有善待这艘航母。在驶入爱琴海后,一场百年一遇的风暴席卷而来,12级狂风将拖缆撕断。失去牵引的“瓦良格号”如同失控的钢铁巨兽,在海上漂泊,最终被推向了希腊埃维亚岛的浅滩。面对巨浪,希腊海岸警卫队冒着生命危险,派出直升机成功救起了船员。
风暴过去,希腊拖船成为了“瓦良格号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用船身保护着航母,最终将其带过了最后的险滩。2002年3月3日,沉寂已久的“瓦良格号”终于回到中国大连港,迎接它的,除了海风,还有无数为之欢呼的人群。然而,就在这时,徐增平手中却收到了一份冰冷的通知——“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”破产清算。
为了偿还那如山的债务,徐增平卖掉了自己在浅水湾的最后一套别墅,曾经的商界风云人物,此时却只得带着家人搬进了月租仅为8000港币的普通公寓。那个曾为航母而成立的“赌场公司”,最终也如昙花一现,成为历史的尘埃。
2012年9月25日,当“瓦良格”号经历了无数波折后,最终在中国海军的旗帜下焕发新生,正式命名为“辽宁舰”,舷号16,承载着16年的艰辛与传奇。这一刻,所有人为徐增平这样的先知者和勇者默默致敬,才明白,真正的顶级阳谋是什么样的。
历史的长河中,正是因为有像徐增平这样的舍己为国的英雄,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,而他们,才是我们真正应当敬佩的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